遊戲是靜、運動是動,一動一靜互相配合,是打造專注力的最佳組合。
小孩玩樂高積木,運用了操作、認知、視覺與空間邏輯能力;等紅綠燈時,觀察馬路對面穿紅色衣服阿姨的褲子顏色,則運用了聽覺、視覺、短暫注意力跟觀察力。遊戲是鍛鍊專注力元素的最佳方式,也是較無壓力的練習法。
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張旭鎧認為利用遊戲鍛鍊專注的好處多多:因為遊戲好玩,本身就有專注動機;遊戲也能提高反應速度;遊戲的競爭本質,能讓孩子認識輸贏的概念,且可藉機與人互動、學習遵守規則。
陽光天使職能治療兒童發展關懷聯盟執行長呂忠益說,運動是一種動態的專注,孩子必須要學會控制身體動作,才能專注於該項活動。運動能增加肌耐力、讓孩子坐得住,不會像條蟲趴著上課;運動能宣洩孩子過多的動能,吃得多睡得好;運動能改善心肺功能,增加大腦含氧量,腦袋更加清楚。
一般的感覺統合教室內會提供孩子「遊戲」跟「運動」的設施,比如球池、單槓、鞦韆、滑板等等。
職能治療師利用專業,讓孩子使用這些設施和參與活動,來提升專注力。
從感覺統合理論來看專注力,主要是假設每個人腦部有不一樣的興奮程度,稱為「警醒度」。有人常態下警醒度偏低,整天都像是剛起床的狀態,精神渙散無法集中注意力;有人則在常態下警醒度總是偏高,所以衝動興奮,動個不停,做什麼都不能專注。所以感統理論強調,針對不同警醒度的孩子,給予適性、適量的刺激,把警醒度調整到剛剛好的位置。
因此,提升專注力的玩,不是亂玩,而是針對孩子比較弱勢的項目如視知覺、小肌肉動作,提供訓練。提升專注力的動,也非盲動,而是提供警醒度偏高的孩子強烈的本體覺刺激(比如全身重壓、抱著慢速轉圈),提供警醒度偏低的孩子強烈的前庭刺激(比如俯衝、吊單槓),進而改善專注力。
如何挑選遊戲與運動?
至於該選什麼樣的遊戲,張旭鎧建議只要孩子能專心投入、覺得好玩、可親子互動的皆可。比如記憶配對翻卡片遊戲,可以拿一般撲克牌來玩,但學齡前的小小孩也許還記不住黑桃、紅心等名詞。此時乾脆把孩子的遊戲王卡拿來用,「來,找找你的兩張青眼白龍各在哪裡?」提高孩子繼續玩下去的動機。又如走迷宮,是複雜度較高的遊戲,不只動手、動眼,還要考問題解決能力。小小孩走迷宮時常「穿牆過」、或每條路都走過一次。家長可以慢慢講解規則給孩子聽,自己示範一次,用吸引孩子的獎賞鼓勵他們照著規則玩。
針對學齡兒童的遊戲,專家建議可以多利用紙筆技巧,幫助孩子適應學校作業環境。另外也可多訓練孩子的觀察力,見微知著的「大家來找碴」遊戲,用手機或者數位相機,拍攝家中的一個小角落,讓家人去找。
運動方面的選擇,分為技巧性(需要練習技巧的桌球、籃球等)和體能性(單純重複動作,增加肌耐力)兩大類。只要孩子願意投入運動都值得鼓勵,流點汗、有點喘就可以,體能差的孩子運動強度不要太高。
只要孩子感興趣,每個運動都可以試試看,但新北市德心診所職能治療師林虹瑜提醒,家長必須慎選時間點,觀察孩子的眼神和反應,是太過亢奮還是虛脫,協助孩子在動靜間把自己調整到恰當的位置上。比如好動的孩子直排輪玩到九點,反而太 high,這時回家就要做點出力氣的動作,比如搬重物、擦地板,用力抱抱孩子,讓他們得以穩定下來。若是警醒度低的孩子當天晚上要做動腦的數學作業,下課就不要去上那麼久的直排輪課程。
★可以幫助專注力的活動:
遊戲
學齡前:擊掌、記憶配對翻卡片、踩腳邊氣球、打泡泡、盪鞦韆、123木頭人、大風吹、1是頭2是蹲下3是轉圈圈。
學齡後:各類棋類、迷宮、積木、七巧板、拼圖、大家來找碴。
運動
學齡前:鴨子走路、學小狗往前爬、抱著轉圈圈、用棉被包起來疊三明治、丟接球、平衡木。
學齡後:各式球類、游泳、慢跑、直排輪、獨輪車、舊版國民健康操、丟沙包。
留言列表